天气预报24小时降雨(天气预报24小时降雨量详情)

更新时间:2025-02-25 08:02 1 36 0

谁知道天气预报上说的降雨量是怎么算的

是以24小时降雨量的累积总量计算的,计算单位:毫米。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小到中雨为5~16.9毫米,中雨为10~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37.9毫米,大雨为25~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天气预报中,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

小雨:12小时内降雨量5小于毫米,或24小时内为10毫米的雨

中雨:12小时内降雨量为5—14.9毫米,或24小时内为10—24.9毫米的雨。

大雨:12小时内降雨量为15—29.9毫米,或24小时内为25—49.9毫米的雨。

天气预报里把降水分为哪几个级别

24小时降水预报等级共分12级,不同等级的降水分别对应一定的降水量,

其中,零星小雨、毛毛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毫米以下的降水,

小雨、阵雨、雷阵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

以此类推,

小雨~中雨对应5.0~16.9毫米,

中雨对应10.0~24.9毫米,

中雨~大雨对应17.0~37.9毫米,

大雨对应25.0~49.9毫米,

大雨~暴雨对应38.0~74.9毫米,

暴雨对应50.0~99.9毫米,

暴雨~大暴雨对应75.0~174.9毫米,

大暴雨对应100.0~250.0毫米,

大暴雨~特大暴雨对应175.0~300.0毫米,

特大暴雨对应250.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不难发现,同样是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可以有小雨、阵雨、雷阵雨三种不同的说法,这不同的说法主要取决于降水的性质。另外,降水等级不是降水率。因此,如果24小时内均匀地下了25毫米的雨,天气预报上会说这是大雨。但如果24小时内只在某1~2小时有20毫米的强降水,即使降水时雨势再强,这也只是中雨。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这24小时的降水量在气象上是有专门的时间作为界限的:每天的20时到第二天20时为气象上的一个降水日。因此,如果从今天下午到明天早上会有50毫米的降水,但由于这50毫米的降水被20时分成了两段,因此,天气预报的日降水量不会发布暴雨。但作为整个降水过程的预报描述,在对外服务中,可以把从下午到明天的降水量一起考虑,此时可以发布暴雨预报。

天气预报的降雨量是怎么计算的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请问小时天气预报的降雨量是如何计算的?

天气预报的降雨量是根据卫星云图分析,列出方程组并用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从而预测出未来的降水量

天气预报中的黄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黄色预警是三级预警,黄色预警是代表较重的台风、暴雨、高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灾害。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按照灾害的严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寒潮蓝色预警信号表示: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alababa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