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头部?去年国有四大行理财子资管规模、净利润掉进“第二梯队” ,能追上吗?

更新时间:2025-01-22 08:01 zixunge 1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马子卿    

  在基准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不降反增。数据显示,包括6家股份行理财、5家国有行理财公司(不含中邮理财)在内的11家机构,4月份规模合计增长约2.02万亿元,一举扭转3月份的下降趋势。

  不过,记者注意到,国有四大行理财子公司的资管规模曾在去年整体下滑,其资管规模、利润已退居行业“第二梯队”,行业领跑的方阵,“清一色”由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组成。

  以国有大行的龙头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其理财子公司自诞生起便备受瞩目。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在高度同质化特征的理财市场中,天生拥有独特优势。然而如今,跑在前面的已不再是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在起跑阶段就被抛后,整体落在了第二梯队?

  日前,据券商中国报道,包括6家股份行理财、5家国有行理财公司(除中邮理财)在内的11家机构,4月份规模合计增长约2.02万亿元。今年4月末,包括招银、兴银、信银、光大、浦发和平安理财6家股份行理财公司,以及工银、中银、农银、建信和交银理财共11家机构的规模合计为18.7万亿元,较上月增长约2.02万亿元,环比增幅达12.1%,较今年年初增长约9.5%。

  记者注意到,此前各家银行披露的2023年财报显示,去年理财子公司资管规模前三名是招银理财2.55万亿元,兴银理财2.26万亿元、信银理财1.67万亿元;而国有四大行已全面居后,农银理财1.59万亿元,建信理财1.50万亿元,工银理财1.61万亿元,中银理财1.55万亿元。

  从规模上看,国有大行阵营落后于“第一梯队”的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掉入“第二梯队”,并排在第三名的信银理财之后。而2022年,建信理财还作为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代表排名第三。

  从净利润看,2023年,前三名排名依然是招银理财31.90亿元、兴银理财25.82亿元、信银理财22.55亿元。且前三名均在20亿元以上,之后均低于20亿元。

  统计结果显示,国有四大行理财子公司2023年的利润水平已退出前5名,位列第6名至第9名。换言之,四大行理财子公司利润排名,比所管理产品余额排名更为靠后。2022年利润排名中,农银理财曾以35.23亿元位居第二,入围前三名。

  从理财子公司成立时间看,建信理财、工银理财最早,成立于2019年5月,交银理财成立于2029年6月,农银理财、中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7月,而招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11月,兴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12月,信银理财成立于2020年7月。国有四大行成立时间领先于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看有“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意味。

  不过,4月国有行理财子公司正在蓄势重回行业“第一梯队”。据券商中国报道,4月国有行理财公司产品规模增速显著快于股份行理财公司。其中,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单月增幅超3000亿元;建信理财和中银理财增幅超2000亿元,合计增幅超1万亿元。这些大行理财公司的单月增长规模均超过了其余6家股份行理财公司。

  理财行业,是公认的高同质性行业。从监管角度看,在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政策对理财业务作了清晰规定,倾向于更加标准化,更加统一化。

  产品类型有明确的统一规定: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产品标准。

  商业模式主要是帮助配置资产从中收取管理费,这也是资管新规在概念层面对银行理财等资管业务的规定。四大国有银行,在金融业是系统重要性银行,总资产、经营收入、利润、客户数、贷款规模、储蓄规模……多项指标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行业排头兵”“金融第一方阵”⋯⋯国有四大行这些标签早已印入人们心中,其理财子公司脱胎于母行,母行品牌影响力得以传承,外界曾默认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自然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可谁会料到,不到5年时间,竟演变成如今这般格局,难道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赢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起跑线?这反映出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运作的哪些深层次特征?

  日前,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走访市场多家银行了解情况,有业内人士称,“理财业务,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投资者倾向于‘用脚投票’。”一位中信银行个人金融资深人士称,“理财子公司,关键就是看各家投研团队的能力。”

  银行业理财业务,主要贡献来自零售。中信银行个人金融资深人士分析,银行中做零售比较好的有招商银行,从历史看,该行零售经验比较丰富,而多数大行,业务重点始于对公业务,对零售业务,投入相对次之。该人士表示,特别是在净值化的投资环境下,理财业务发展得好与差,关键看各自能力。招银理财在官方介绍中明确提出:“管理资产的规模代表着客户对我们理财能力的信任。”

  不过,对于国有行理财子产品规模及利润输于部分股份行理财子,平安银行个人理财某资深人士从投资风格的角度指出:“这就涉及一个投资激进程度的问题,即风险偏好的问题。”

  他认为,国有大行,关键是要稳。从母行的角度看,理财只是补充客户财富增长的银行多元化经营而已。他说,在资产配置的选择方面,国有四大行相对更为保守,因此,反映在理财收益上,整体而言,也相对偏低。“完全市场化的东西,它就是这个道理。”他强调,收益和风险成正比。

  正是在更高收益吸引下,理财投资者更倾向选择高收益理财供给者。这一点也反映到统计数据上。记者近期统计,PR1级期限类型为每日的存续产品中,按成立以来累计净值排名,前20名中未有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前30名中有两款工银理财发行的产品,“工银理财·天天鑫添益同业存单及存款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以1.0405的累计净值排第28名,“工银理财·天天鑫添益私银尊享同业存单及存款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以1.0395的净值分别排第30名。

  整体而言,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收益率相对偏低。对此,一位光大银行个人理财人士称,“理财除了投资债券,还有投资存款。现在存款,我们三年期是2.0%,他们是1.95%。大行存款收益相对更低。”

  记者注意到,银行理财产品可投资于存款。按照2018年9月实行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于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以及监管认可的其他资产。

  宏观定位上,国有大行致力于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践行稳中求进总基调。从国有大行从业者视角看,一位农业银行个金资深人士表示,反映在投资方面,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方向不同。他的体会是,国有大行追求的是稳健,运作方式相对不激进。

  “我们主要是保障客户的收益,不会像一些银行,收益可能更高,但风险也会更大,我们主推纯债类的。”他说,不追求高风险,尽管收益相对不高,但是更稳。

  该人士介绍,国有大行风险把控更为严格。“比如一些看起来比较好的项目,也没有去做,就在于从风险审批来看,风险比较大,就不会通过。我们的风险审查更严格。”在他看来,很多客户选择农行,就是因为放心。

  “我们不去做风险太高的项目,因为我们的口碑在这,就是稳健。”他举例:“你看我们随时申赎的产品,投资方向是银行同业存款,债都比较少,而有些行,这类产品,债可能会多一点。”

  另一位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人士介绍,“每个银行定的基准不太一样,投资的方向、类型、风格都不一样。”一般而言,股份制银行会比国有银行的利率稍高,“个人觉得,这和它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范围是有关系的。”他以近期产品为例,工商银行近期给客户推荐的都是风险比较低的,相对稍微保守一点。

  而建设银行个人理财资深人士则表示,国有大行追求的是更可信,而且对风险把控更严。

  他举例解释,“比如你有了存款,我们了解到你的更多信息,才会给你做更高风险等级的产品。在建行,风险评估是低风险,都做不了理财,只有评到了中低风险,才可以做理财。”

  “净值化产品,主要是客户在承担风险。现在,低利率情况下,理财方面想要挣到比较稳定的收益也不太容易。我们尽量努力按照预计的收益率来做,但是有的银行,可能显示的确实高,实际兑付,可能比预期的更少。”建设银行个人理财资深人士提示。

  他说,母行主要是销售自家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毕竟,我们对自己的产品了解更多,而且需要进一步解答产品方面的问题,我能找到专属的产品团队,能找到人。而代销别行的产品,我们主要在手机银行等全渠道开放,但具体的解释权还在产品发行的银行。”上述人士说,他自己买的,家人买的,也主要是建行产品。

  此外,股份制银行对此的看法更耐人寻味。从股份制银行视角而言,一位中信银行理财人士分析认为,“比如工商银行,可能着重点还有其他考虑,政策赋予的相应一些指标需要完成。因此,各银行侧重点不同。”

  “各行资产配置也在不断调整中,只不过船大不好调头。毕竟我们的规模比较适合我们。资产需要调整,我们就迅速根据市场变化重新做产品的底层配置,大行可能就比较慢一些,因为盘子太大了,不好调。”他说,股份行,相对稍微活跃。

  另一位光大银行个人理财人士称,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在风险方面,风控能力更强,对于市场风吹草动反应更为敏感,回撤控制得较好。

  此外,有股份制银行理财资深人士结合个人体会谈到,反映在排名结果上的这些变化,可能和各银行的制度、政策也有关系,股份行的理财运作风格相对更为激进:“像我们行的要求,卖理财这块,不管市场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要去推荐理财。最难的时候,比如疫情刚放开时,都亏损嘛,那个时候我们都要推理财。各类银行的政策不一样,我们对零售的要求,这些年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因此也推动着规模的发展。”

  一位平安银行某资深理财人士介绍,资产配置选择方面,国有四大行相对保守一点。“高收益,高风险,这个原理都是通行的。”他说,“同样投债,债和债还不一样呢。投资AAA的债,工商银行的债是AAA级的,一些企业债的也是AAA级。”

  他表示,银行理财配置债券类资产,一般要求AA级以上。“但是AA级以上的,市场上可以交易的产品数量就多了,有可能人家工行就完全投的是AAA的,而且AAA里最牛的,比如就投工商银行自己的,或者就投国债,几乎没有任何违约风险。自然给的票息收益率就低。但在理财产品里,写的都是中低风险或者PR2。你可能觉得有的收益高,但对应风险也不一样。”

  他说,从银行角度看,理财子公司只是说从银行独立出来一块业务,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不代表股东没有过问权,毕竟还是银行理财。而且产品主要通过母行代销。因此,就像各家银行有自身定位,各家子公司也有自身定位。

  他进一步解释,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资金成本也不同。越大的机构,资金成本越低。以现金类产品为例,其可投国债逆回购,而不同机构发行的逆回购成本是不一样的。越大的行,逆回购成本越低,对应到理财客户,收益率也就越低。

  从理财购买角度而言,平安银行个人理财人士认为,买理财,考虑的是性价比,没有绝对完美的,需要考虑可以投多长期限,如果不急用钱,再考虑哪个收益率更高,但也要看回撤情况。

  “比如回撤大不大,波动率高不高,这条线是不是斜向右上的线,越平稳,(达到预期收益的)概率越高,然后看近一个月的收益,近三个月、半年、一年的收益。如果波动大,不确定性就强,万一赶上大幅回撤,就和公布的预期收益率大不一样。现在高,只代表过去。所以,我要求的是确定性。”他说。

  另一位中信银行个人理财人士则提醒,现今产品净值化,对于理财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并非看一年的表现就能确定未来趋势。去年做得挺好,不能保证未来就能继续保持这一水平。“因为核心就是要看投研团队的能力,看他分析市场和策略应对的能力。但是现在这个市场,尤其是这一两年的市场变化,难有规律可循,大家可能采取的就是保守的策略。可能,国有行相对来说,稍微保守一些。”他说,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策略上可能相对灵活一点。

  上述平安银行个人理财人士称,理财机构更倾向于同系列内参照而非同全市场其他机构竞争。“他们不需要争排名啊,他们重点考虑的不是这点。已经是国有大行了,他们不需要那么卷,就像国有大行存款利率可以做得更低。”他还表示,各类型银行定位也不一样,即便竞争,也是在同系列里与可比同业竞争。“十二家股份行,在十二家股份行里去比较;六大行在六大行里去比,只要工商银行我做得不比同类型其他行差就行了,为什么会降级去比。”他强调,国有大行,关键是要稳。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alababa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