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入股”集成电路产业,保险资金如何驾驭科技投资

更新时间:2025-01-19 22:01 zixunge 1 0

  姜鑫

  2024年4月18日,在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超硅”)的300毫米集成电路用硅片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上,记者见到一排排大型精密设备在进行作业。

  这条生产线是近20年来全球新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硅片生产线,拥有它的上海超硅则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成电路产业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创新投资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庄思亮重点关注的领域,他已经不止一次来到上海的各类集成电路生产线。在调研中,庄思亮尤其关注目标公司的设备、原材料的供应链情况,以及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情况。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集成电路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在这个资本高度密集、智本高度密集的领域,首度出现保险资金大手笔投资。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S(Sec-ondary,二级)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穿透来看,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成为十余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间接股东。

  不过,科技创新企业的高风险性与保险资金的稳定回报要求存在天然的矛盾,保险资金如何驾驭科技领域投资?在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刘凡看来,保险资金作为市场最稀缺的耐心资本、高能资本,凭借其长久期、跨市场运用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接力“入股”

  保险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出主要是基于保单承诺的给付义务,因此在进行投资时,要综合考虑负债资金的成本、期限、流动性需求等因素,以确保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相比,作为保险公司的表内资金,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期限长和风险偏好低的特点,且存在刚性成本约束。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8.16万亿元。

  在庄思亮看来,在保险资金运用中,如何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提前布局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寻找与经济“增长引擎”的同频共振点,是把握支持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在资金投入量大、回报周期长的集成电路产业领域,风险投资曾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临着刚性成本约束的保险资金如何正确参与该产业的发展,考验保险资金管理者的风险把控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刘凡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中国人寿把服务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着力点,丰富投资策略,创新投资工具,畅通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具体而言,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方式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保险资金可以开展股权投资;而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股权投资,以及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投资,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

  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参与上,中国人寿资产公司采取了接力“入股”的方式。

  刘凡介绍,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设立“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该项目通过S份额投资的方式,探索了保险资金与政府资金在区域发展、产业扶持方面的接力合作模式,即政府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实现重点领域从0到1的孵化培育,保险资金等社会化资本在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予以接力,分享合理的财务回报,同时帮助地方经济“腾笼换鸟”,提升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打通产业引导与市场化发展的壁垒。

  此前,出于风险考虑,保险资金参与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的案例并不多,且以小比例、退出预期较高的单一项目为主。中国人寿的这笔投资是保险资金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首笔超百亿元的投资。

  为了提升我国集成电路的自主研发能力,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产业政策,鼓励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6年4月21日,上海科创投集团、上汽集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285亿元。该基金专注于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投资,重点投资芯片制造业企业,支持上海集成电路制造业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发展先进工艺、提升产能,并以此带动集成电路装备、材料、设计等产业发展。

  在参观走访过程中,除上海超硅外,经济观察报还参观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已经在科创板上市。

  矛盾何解

  持续高投入是战略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引入长期资金支持的重要原因。

  在刘凡看来,保险资金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重要的源头活水,是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中国人寿每年将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重点任务之一,纳入配置计划,与资产配置同步推进,统筹推动品种投资形成合力,持续加强动态跟踪督导。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资金规模达到了1.6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33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5%。其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绿色投资规模3948亿元,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规模3825亿元。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科技领域天然的高风险特征与保险资金要求的稳定可预期回报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保险资金如何把控风险?刘凡称,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加强主动投研管理能力,在投资理念上,推动科技投资从“主题投资”向“中长期价值投资”转变;在专业研究上,通过对细分领域不断学习跟踪、筛选优质专家和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前沿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对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的理解,提高科技投资水平;在组合管理上,通过有效分散组合关联度,控制投资组合整体波动性,适配保险资金特点;在人才体系上,加强覆盖全面的投资人才梯队储备,探索为科技投资人员提供更合理的容错机制和长期考核激励体系;在外部合作上,进一步发掘基金投资的优势,挖掘科创领域优秀基金管理人和各细分领域优质外部基金经理,在投资、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对于保险资管机构来说,负债端面临预定利率和资金成本带来的刚性成本约束,使得保险资金投资需以覆盖成本、追求绝对收益、实现资产负债匹配为前提。为了保证每年的投资保持正收益,保险资金在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上的占比在60%以上。

  当前科创企业的融资以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为主,而科技金融相关债券的供给相对较少,且发行期限偏短。同时,能满足保险资金投资要求和偏好的合意债券供给更少,这对保险资金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固定收益投资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

  刘凡称,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相关债券存量规模为481亿元。中国人寿资产公司结合固定收益品种特点、市场和标的自身情况,制定固定收益特色投资策略,以新能源行业优质债券为抓手,加大相关领域投资力度,关注科技创新公司债的投资机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创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权益投资也是险资布局科技行业的重要参与路径。

  刘凡称,为了加大对科技创新型行业和企业的覆盖,中国人寿资产公司不断强化研究支持。在公司权益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下,权益条线成立了专注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行业的跨部门投研互动小组,加强权益条线对科技相关产业的全面理解与认识,促进提升科技领域的投资比重和决策质量。分品种来看,在权益投资方面,2021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设立“新兴科技产业投资”股票组合,从国家中长期战略角度进行布局,对优质赛道进行长期投资,并逐步扩大规模。截至2023年末,相关组合存量规模为62亿元。

  另类投资是保险资金投资布局科技创新领域较为灵活的方式。刘凡称,针对不同科技企业的所处阶段、特性和需求,中国人寿综合运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产品积极投资于科技自立自强和战略新兴领域。

  刘凡介绍,在债权投资计划方面,2022年至2023年,中国人寿发起设立的两期“中国人寿—长存二期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总规模为60亿元。这是中国人寿在中部区域落地的第一单服务先进制造业、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解决“卡脖子”工程的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项目;2022年,中国人寿发起设立“中国人寿—电子混改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19.90亿元增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主业平台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包括国产中央处理器、国产操作系统等建设以及发展集成电路先进制程等;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投资了由中金公司发起设立的“中金—徐工租赁2—3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高端制造)”。该产品是徐工租赁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方式盘活其存量租赁资产,助力众多中小企业购置徐工集团机械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此后,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又投资了由中信证券及中金公司发起设立的“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三一租赁智能装备第3—4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继续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助力众多民营中小企业购置三一重工机械工程的机械设备。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是中国人寿旗下保险资金运用的主平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6万亿元,其中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超过7800亿元,是中国首家管理资产规模跨过5万亿元大关的保险资管机构。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alababa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