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 开启政策与市场互动之门

更新时间:2024-11-24 08:11 zixunge 1 0

  原标题:一财社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 开启政策与市场互动之门

  将经济金融体系中真实存在的情况,流畅反映到财政货币政策的决策体系和决策流程中,从而搭建起决策结构与市场的强互动关系。

  23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该负责人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三,流动性明显提高,这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现券买卖操作提供了可能。

  这一表态受到各界极大关注。

  首先是,正如上述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买卖国债与这些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即禁止央行在一级市场中购买国债。

  不过,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上参与国债交易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一部分。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列示了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的六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就有“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进行流动性支持。央行在二级市场从市场主体中买卖国债,是对市场主体流动性的一种支持。

  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作为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是一种较为规范透明的货币政策标准操作,有助于更有效感知市场冷暖,提高货币政策对市场的敏感适应能力。

  当前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般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等途径,回购交易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现券交易包括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等,央行通过其投放和回购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

  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是央行现券交易的一种方式。相比回购交易、再贷款等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现券交易更能切身感知市场冷暖,也更能清晰捕捉市场主体的真实显示偏好,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精确度,最终与市场形成即时性的趋势互动的感应回馈机制。同时,还可有效地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上建立感应回馈机制,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社会变化的敏感性适应能力。

  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为例,当前出现了两大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现象。如财政政策在经济体系中的反馈链条呈边际递减态势,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边际递减;同时货币政策方面,当下出现了资金沉淀空转等问题,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得不警惕的现实问题。因为目前大量资金在货币市场空转,进不到实体经济中,而且尽管政策利率已压低不少,但市场实际利率依然因为风险升水而居高不下,经济体系被产能过剩、资产周转率降低等因素困扰。

  面对这种情况,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可将这些经济金融体系中真实存在的情况,流畅反映到财政货币政策的决策体系和决策流程中,从而搭建起决策机构与市场的强互动关系。

  具体的趋势互动逻辑是,如果市场紧信用等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市场主体基于机会成本等考虑,是不会接受央行以较低利率购买其持有的国债的,央行提供的价格只有接近于其国债贴现率和机会成本之和,才能在二级市场买到国债。这反映到财政部门,就是尽管市场主体会由于国债无风险收益而愿意接受低利率,但也会考虑其资产负债表的可修复的难易程度,以评价是否更划算。

  当然,央行现券交易的政策有效性,需以完善的国债结构和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唯有国债在短中长等期限结构上品种丰富,且都形成了完全市场化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央行基于现券交易的公开市场操作才更有效,政策与市场的互动才真实有效。

  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共择系统,需要政策、制度与市场的相互助推和包容共进。如果说政策和制度是外援之力,那么唯有与市场的内生之力相容相融,方能释放出洪荒之力。因此,财政货币政策唯有与市场交融,才能产生助推效应;央行准备启动现券交易,打开了一扇与市场的互动之门。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alababa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