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技圈热词中,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必有一席之地。今年,“人工智能+”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中国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信号。
人工智能+的时代是不是真的来了?本期《对话》邀请到企业代表和媒体代表,一同探讨AI+硬件的未来。他们是:
周鸿祎 360集团创始人
张 鹏 智谱AI首席执行官
徐志根 九光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李楚源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何伊凡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副总编辑
张志伟 华夏时报执行总编辑
朱 弢 《财经》杂志副主编
约书亚·本吉奥 图灵奖得主、蒙特利尔大学教授
人工智能的未来往何处去?
周鸿祎:2023年是个拐点,一旦过了大模型这个拐点后,就进入一个指数级的发展。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向上走,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还有两条坠落的曲线,一个是“安全”,如果我们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不能解决它的安全,那这项技术发展就不仅是坠落了。另一条是“能源”,没有能源的支撑,大模型是走不下去的,所以也会坠落。如果这两个问题能解决,人类就能顺利地到达下一个文明等级。
张鹏:从人工智能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七十年的时间,七十年当中发展速度是逐渐增快的。早期相对较慢,最近几年突飞猛进。很多人预测这件事可能会缓下来或者会到达一个顶峰后进入破灭期,但是切身在做技术的人会发现,目前虽然非常快速地在呈现,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如果我们的目标定在AGI(通用人工智能),这里每一个问题的突破都有可能带来飞跃式的发展,至少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天花板在哪。
李楚源:总的是向上升,技术的创新也是要素的组合,上升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出现一些制约因素。要素配套,才能发展更快。要素配套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调节、缓慢的过程。但总的来说是向上的,这是大的趋势。
AI时代 下一个超级硬件是什么?
张鹏:(人工智能+汽车)目前大的模型,比如百亿、千亿的模型都得用类似于GPU或专用的AI加速芯片才能跑。这种东西的功率都不低,太小的设备承载不了。
徐志根:如果是一个泛化的机器人概念,人工智能+机器人很快就会进入千家万户。比如今天带三个助手,那今后只需带一个机器人就可以把日常的事务照顾起来。有人工智能加持后,这种形态的智能机器人一定会加速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各行各业。
李楚源:机器人不但能够代替人,还可以做人做不了的事。比如在医疗里,医生可以做手术,但是有些东西可能还不够精准。人的手就三节,但是机器人可以是六节、八节,会更精准、更高效。
周鸿祎:如今,手机是人的一个新器官,我们每天不自觉地刷手机。所以,AI和它的结合,最能产生化学反应。如果大模型通过云加端的两种方式给手机加持,把它变成真正的智能手机2.0,这个硬件可能还是手机。苹果为什么不造车了?因为三星要做AI手机,如果苹果忙着造车而丢了人工智能这一块,苹果的根子就被撼动了。
AI赋能下 未来机器人有多聪明?
周鸿祎:在大模型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更强大的通用算法,那全世界所有做机器人的公司都得救了。原来他们是用规则训练,训一万条还有两万条规则等着。但是用数据训练,只要数据足够多,最后总能把机器训练好。大模型本身对机器人算法的改进带来了巨大作用。
徐志根:人形机器人肯定是被AI深度赋能的。运动智能上,以前的人形机器人走得很笨拙,今后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和技术加持之后,在未来两到三年,人形机器人会有长足的进步,可以走平、走快、走稳、走优雅。智能操作部分,比如洗碗,我相信三至四年就可以做到了。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