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有“料”(外汇篇):汇率对主产国大豆出口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21 00:01 zixunge 2 0

  卓创资讯豆油市场分析师杨光红

  【导语】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原料大豆长期依赖进口,汇率变化与大豆进口结算有着较强关系。主产国汇率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豆出口意愿,而汇率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则是更为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主要的大豆出口国美国、巴西及阿根廷的汇率走势挖掘背后的影响因素,并预判后期汇率变化及对大豆出口的影响。

  对于国内油脂市场来说,进口是国内供应的核心来源。如果将进口行为进行公式化处理,可以得出“进口=主产国出口意愿+主产国出口能力+进口国进口意愿+进口国进口能力”。具体来看,出口意愿主要受汇率影响,因为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出口能力主要看主产国的产量;而进口意愿主要受进口成本影响,进口能力则主要受国内需求影响。本文也将在此基础上,以汇率为核心视角,讨论各主产国的出口意愿,进一步结合产量和出口情况,尝试总结一下规律。

  对于进口大豆来说,主产国主要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对应的货币指标主要有美元指数,美元兑人民币、美元兑雷亚尔、美元兑比索,影响其汇率的因素主要有PMI、CPI、基准利率及资本流动等,下面具体来看各主产国汇率变化对大豆出口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推升美元指数走高。2022年以来,美元指数呈走高趋势,主要与美联储激进加息有关。2022年初美国核心CPI指数一度攀升至6%以上,创下1982年8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通胀水平创40年以来新高。在此背景下,为抑制通胀,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启本轮加息路程。货币政策收紧抑制通胀的同时也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衰退,2022年4月起CPI通胀指数震荡走低,ISM制造业PMI指数亦呈下行趋势,在2022年11月PMI跌破50并持续以低于50的水平运行,反映出美国制造业的持续疲软,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但在利率偏高的影响下,美元指数高位震荡。

  美元指数走高带动美元升值,理论上抑制美国整体的出口意愿。而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指标来看,美元升值,说明1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越多,则人民币贬值,也意味着中国进口大豆成本上涨,进而影响中国进口美豆数量。2022年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叠加美国商品通胀,中国大豆进口成本不断走高,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开始由增转降。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美豆数量为2954万吨,较上年缩减8.57%;2023年美豆进口量2883万吨,较上年缩减3.83%。美豆进口量连续两年下滑,也侧面印证了美豆的对外供应情况。

  美元兑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化,也影响了阶段内巴西大豆的出口意愿。2021年巴西通胀率达到10.06%,创2015年以来新高。为抑制通胀,自2021年3月开始,巴西央行开始连续加息,从2%一直升至13.75%,导致雷亚尔升值,同时巴西制造业PMI跌破50的景气水平线,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此状况一直持续至2023年。经济放缓及本国货币升值,使巴西对外贸易受阻,巴西农户的大豆出口意愿下降。叠加期间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巴西大豆产量缩减,巴西大豆的出口能力同样受限。

  巴西大豆在出口意愿及出口能力受限的同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中国大豆的进口成本上涨,同样制约了中国的进口意愿,因此中国自巴西的进口大豆数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为5815万吨,同比缩减9.53%;2022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5440万吨,同比下滑6.45%。2023年虽然巴西PMI有所回升,但在美元指数高位震荡的影响下,美元兑雷亚尔并未出现趋势线升值,仅个别月份出现明显波动,整体仍以贬值为主,叠加大豆产量增加,巴西大豆出口加快。同时中国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进口大豆意愿亦有提升,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在2023年得以回升至6996万吨,同比增幅28.61%。

  阿根廷政策对大豆出口贸易影响远大于汇率贬值带来的刺激。阿根廷为中国大豆的第三大补给国,通胀背景下阿根廷政策调整频繁影响了大豆出口,叠加自身产量问题,令阿根廷大豆出口缓慢。2022年阿根廷累计通胀率达94.8%,为1991年以来最高值。为了缓解外汇短缺及刺激大豆出口,2022年期间阿根廷在9月和12月实行了两个阶段的“大豆美元”政策,针对大豆产品出口分别设定1美元兑换200/230比索的特殊美元汇率制度,刺激了阶段内大豆的出口。尽管2023年阿根廷仍有重启大豆美元政策,但年度内本国通胀并未缓解,12月新总统米莱上台后对阿根廷经济启动了“休克疗法”,人为将阿根廷贬值54%,导致通胀加剧,进而影响了阿根廷的对外贸易,叠加大豆减产,反而导致高成本成为阿根廷大豆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美元升值,中国进口成本走高,导致中国进口意愿下降,虽然比索相对人民币来说有所贬值,但阿根廷大豆供应增长有限,本身出口受限程度,所以近年来中国进口阿根廷大豆的数量逐年下降。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仅为235万吨,同比缩减35.54%,已经连续第五年下滑。

  外汇市场趋于稳定,国际商品交易回暖

  展望2024年,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的迹象渐显,欧美央行有望年内逐渐转向降息,但需注意地缘局势等相关风险,是否拖累经济复苏进程。

  美联储降息预期逼近,但通胀压力仍存,或阶段性滞后美联储降息时间节点,从而影响美元指数。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7.4%,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6%。美联储到6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2.2%,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6.3%,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5%。而从ISM数据来看,3月美国制造业PMI环比增至50.3点,是2022年10月以来首次升至50点以上的景气区间,美国制造业整体需求积极,产出增强,投入保持宽松,美国经济仍具韧性。而经济数据增长的背后也显示出美国通胀压力的回升,进而将影响美联储在后续货币政策上的偏鹰转向。如此来看,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的时间点仍有一定变数,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制也将有所延长,但整体看短期美元继续走高空间有限。随着通货膨胀趋势改善、美联储政策转向和全球经济复苏,美元指数或有走低,美元将逐步转向贬值,出口成本下滑,也将促进美国的出口贸易。

  综合来看,年内美元趋向贬值,各国经济均有所修复,雷亚尔、比索及人民币或逐渐升值,进而美豆出口意愿增强,巴西及阿根廷大豆出口意愿下降,主要需求国中国在进口成本下降刺激及国内需求增加预期下,进口意愿增加,同时国际大豆增产背景下,美豆出口有望增加,巴西及阿根廷的大豆出口或增量受限。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alababa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