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收入海创药业:豪赌核心药物上市未果 保荐人中信证券陷舆论风波

更新时间:2024-11-23 09:11 zixunge 3 0

海创药业2023年营收为0,在资本市场内也属罕见,两年前豪赌核心药物上市至今未果。

由于核心产品氘恩扎鲁胺上市计划出现变故,海创药业距离实现产品商业化又远了一步。而这也让公司继2021年后,又一年未产生营业收入。产品上市进度受阻、持续高额亏损,公司的股价也“跌跌不休”,最新收盘价创下2023年以来新低,超过3600户股东、130支基金深陷其中。

而作为海创药业上市时的保荐人,“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同样未能逃过这一场风波,投资者对其是否发挥好“看门人”作用质疑声不断。随着证监会不断压实券商责任,加大对券商的监管力度,中信证券也将直面更为严峻的考验。

营收报零,核心产品仍待排队上市

随着科创板、创业板先后开放亏损公司上市通道,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创新药公司赴A上市。

不过,即使是尚无核心产品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也并不意味着公司没有营收。部分医药公司通过授权管线、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回笼资金,也由部分公司通过销售耗材、试剂等产品取得一定收入。

但近期,创新药公司海创生物却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0。

海创药业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癌症和代谢疾病的创新药企。公司的实控人为陈元伟、陈元伦兄弟,合计持有公司24.42%的股份。陈元伟曾在美国爱博特制药、拜耳制药等多家公司任职,2013年,其回国创立了海创药业。2022年4月12日,海创药业成功登陆科创板。

目前,公司拥有13条在研管线,其中核心产品氘恩扎鲁胺(HC-1119)已提交了上市申请,另有4款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由于没有产品实现上市,公司近年来未能稳定取得营业收入,且持续处于亏损之中。这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165.08万元,归母净亏损分别为3.06亿元、3.02亿元。且据公司2月23日发布的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再度降至0,归母净亏损小幅收窄2.34%,降至2.94亿元。

氘恩扎鲁胺作为海创药业的核心产品,是一款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用于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2023年3月,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申请成功获批。

对于这款产品,海创药业曾“信心十足”。公司曾多次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该产品是治疗mCRPC的传统药物恩扎卢胺的氘代化合物,但与恩扎卢胺相比,氘恩扎鲁胺针对第二线/第三线的mCRPC患者,目前该领域暂无获批药物,市场空间广阔。且氘恩扎鲁胺的临床使用剂量仅为恩扎鲁胺的一半,病人依从性提升,毒副作用较小。且从专利保护的角度上来看,恩扎卢胺的专利即将于2026年到期,但氘恩扎鲁胺的专利直到2032年才到期,专利有效期更长。

不过,在上市进程推进了半年多后,意外发生了。2023年10月,氘恩扎鲁胺的原料药供应商凯莱英撤回了相关原料药的登记备案,该产品的上市申请也不得不被动撤回。

虽然在同年11月底,氘恩扎鲁胺的上市申请重新获受理。但公司也坦承,因重新提交上市申请,氘恩扎鲁胺的获批时间可能会延后。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海创药业IPO的时候,上交所就曾对氘恩扎鲁胺的上市时间进行了问询。彼时,海创药业表示,氘恩扎鲁胺预计将于2022年10月底提交上市申请,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获批上市。目前看来,该产品的上市时间将远远慢于此前公司预测的时点。

对于海创药业而言,氘恩扎鲁胺上市时间推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小。自2013年成立至今,公司仍未产生稳定的营业收入,大部分年份中营业收入为0。也因此,此次上市时间推迟,也会让公司产生收入的进度同步延迟。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上来看,虽然据海创药业所言,氘恩扎鲁胺的临床表现要优于恩扎鲁胺,但该产品的专利即将到期,齐鲁制药等厂商已经提交了仿制药上市申请。

此外,目前处于临床试验中的AR抑制剂产品并不止氘恩扎鲁胺一种,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联合阿比特龙治疗mCRPC同样处于三期临床之中,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试验。对海创药业而言,若氘恩扎鲁胺未能提前上市抢占市场,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将大幅提升。

在核心药物上市进度受阻、持续高额亏损的背景下,海创药业的股价也在持续下行。

3月21日至4月3日,海创药业股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至4月3日收盘,公司股价降至29.08元/股,创下了2023年以来的新低,市值也降至约28.79亿元。10个交易日之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25.42%。

而仅仅不到一年前的2023年5月4日,海创药业股价盘中一度涨至78.77元/股,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高。彼时,公司市值最高超过78亿元,至今已跌去近50亿元。

海创药业股价大幅回撤,也让大量投资者被“套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共计3682户。除普通投资者外,也有不少机构股东居于其中。截至2023年底,共计有包括鹏华基金、广发基金、中信建投、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等在内的39家机构,共计130支基金成为了海创药业的股东。而在2022年底,仅有22家机构、46支基金投资了该公司。

中信证券“麻烦缠身”,监管要求压实“看门人”责任

随着海创药业股价持续下行并破发,站在公司背后的“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也再度站到了聚光灯下,部分投资者对中信证券的保荐质量产生了质疑。

中信证券是海创药业的保荐人、承销商和持续督导人。招股书显示,通过在科创板上市,海创药业共计募得资金25.04亿元,而中信证券也获得了承销保荐费5037.19万元。

对于中信证券而言,2024年可谓“流年不利”。

1月30日,曾有“史上最贵ST股”之称的*ST左江(维权)遭到证监会通报。证监会表示,经查,*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ST左江于2019年上市,2023年7月,公司股价最高曾达到299.80元/股,市值超过300亿元。而中信证券正是*ST左江上市时的保荐人。

此后,中信证券保荐的联纲光电同样出现问题。联纲光电于2023年6月递表深交所创业板,目前正处于交易所问询阶段。但在两次回复深交所问询函后,3月22日,深交所对公司及中信证券进行了点名。深交所认为,联纲光电及中介机构近期提交了问询回复,但回复内容不够清晰,所涉问题仍未能予以充分说明。

面对这一情况,深交所进一步表示将对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这距离证监会3月15日发布多项IPO监管新政,强调压实保荐人“看门人”责任仅间隔不到10天。

在联纲光电外,2024年来,中信证券其他IPO保荐项目同样屡屡碰壁。截至4月7日,年内中信证券已有9个IPO项目撤回,包括洲宇设计、皓吉达、认养一头牛、汉桐集成、博纳精密、大族封测、辉芒微等。

在上述项目中,汉桐集成、中航石油、洲宇设计、皓吉达均是在收到了交易所首轮问询后就“已读不回”;辉芒微曾被抽中现场检查,结果“一查就撤”,自科创板转到创业板后再度撤回IPO申请。

此外,近期被传破产的柔性屏厂商柔宇科技曾于2020年递表科创板,在2021年撤回上市申请,其保荐人同样也是中信证券。

即便是成功被中信证券保荐上市的公司,也频频出现破发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证券共计保荐30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包括美心翼申、陕西华达、中集环科、敷尔佳等。但截至目前,共计有25家企业出现过破发情况,比例超过80%。

其中,海通发展成为了沪市主板10年来首支上市首日即破发的公司,此外,光格科技、航材股份等多只股票也出现了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情况。

保荐业务问题频现,中信证券的业绩也有所下滑。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0.68亿元,同比下降7.74%;归母净利润197.21亿元,同比下降7.49%。

在中信证券各项业务中,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的下滑对其业绩的影响颇大。2023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仅为62.93亿元,同比缩水27.28%,降幅在前十券商中排行第二位。在A股IPO规模大幅缩水的背景下,2023年公司的IPO主承销规模较2022年下滑了78.05%,进而使公司的投行业务收入大幅缩水。

自证监会主席吴清履职以来,监管重拳出击。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在这份《意见》中,有多个方面涉及强化保荐机构监管、提升执业质量的相关内容,督促中介机构充分发挥“看门人”作用,切实把好上市公司“入口关”。

据证券时报报道,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开展覆盖面更广、力度更大的专项检查,预计未来一两年内实现对所有公司现场检查的全覆盖,并通过严问责推动问题券商整改。此外,对业绩变脸、一查就撤等市场关注的问题将从严追责。

作为国内“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近期频繁暴露的问题也是对其自身的警醒。随着监管方加强对券商的监管力度,中信证券也需提升自身保荐能力,发挥好“看门人”作用,更好地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alababa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