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实力提升 本土创新药企频被外资收购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国内创新药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成为海外药企投资的重要目标。Nuvation Bio和葆元医药日前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最终协议,Nuvation Bio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葆元医药。这是继此前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诺华制药收购信瑞诺医药后,国外药企再次发起对国内生物科技公司的收购。
业内人士表示,并购案频发,表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实力得到海外药企认可。同时,国内越来越多创新药研发企业开展对外技术授权/产品授权许可交易、寻求并购整合,以缓解资金紧缺和投资机构退出的双重压力。对于海外医药巨头而言,除了加大研发投入,还会选择并购、BD(商务拓展)交易等方式扩展创新管线。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核心管线被看中
针对Nuvation Bio此次收购葆元医药,市场人士认为,更多是两家生物科技公司抱团取暖。
葆元医药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收购交割后,在完全稀释的基础上,葆元医药的前股东将持有Nuvation Bio约33%股份,而Nuvation Bio的现有股东将持有Nuvation Bio约67%股份。
葆元医药此次之所以被收购,在于公司的两个核心在研产品:他雷替尼和safusidenib。其中,他雷替尼是一种新一代潜在同类最优的ROS1抑制剂,已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正在开展两项治疗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研究;safusidenib是一种新一代潜在的同类最优突变IDH1抑制剂,正在开展2级和3级IDH1突变神经胶质瘤患者治疗全球2期研究。此次收购完成后,Nuvation Bio将继续推进上述管线的研发。
Nuvation Bio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其产品管线仅两款,分别为NUV-868、NUV-1511,且均处于早期研究阶段。补充处于中后期的肿瘤管线对平衡研发风险、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很有帮助。
Nuvation Bio表示,此次收购对于公司来说属于里程碑事件。收购完成后,Nuvation Bio将成为一家拥有多个临床开发后期阶段项目的全球性肿瘤医药公司,并提前实现商业化。收购预计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
在此次收购之前,已有两起国外药企并购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案例。去年12月底,阿斯利康宣布,与亘喜生物达成协议,以约12亿美元的总价格收购后者,较亘喜生物当时股价溢价86%,并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此后的2024年1月,诺华宣布收购信瑞诺医药。
拥有同类最佳产品管线,或者拥有行业领先技术平台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受到海外医药企业青睐。例如,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主要看中其核心在研产品GC012F。作为基于FasTCAR技术平台打造的核心产品,GC012F有望成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其他各类恶性血液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一代治疗方案。
亘喜生物于今年2月22日宣布,阿斯利康已完成对公司的收购。合并完成后,亘喜生物成为阿斯利康的全资子公司。阿斯利康此前表示,收购亘喜生物将进一步夯实阿斯利康在细胞疗法领域的实力。
开辟退出新路径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交易为国内创新药市场的资本退出提供了新方向,同时有助于高度依赖融资的小型生物制药公司缓解融资难和现金流紧张压力。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持续遇冷。从融资方面看,据动脉橙产业智库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总金额为61.59亿美元,约为2022年融资总额的一半,2021年融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浙商证券认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遇冷,或与IPO市场波动、一级市场资金缺乏稳定退出渠道等因素有关。上述并购事件为国内生物医药一级市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退出路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2-3年,资本通过并购方式退出的案例将增多。
从海外药企的角度看,收购国内创新药企有其自身的考量。在业内人士看来,海外医药巨头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会更多选择并购、BD(商务拓展)交易等方式快速获得创新管线。
德勤一份报告显示,跨国药企积极适应中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通过并购等手段实现布局调整和结构转型。从资本市场交易情况看,跨国药企重视中国市场,布局重点逐步转向研发端和生产端,具备差异化产品实力的生物科技公司成为跨国企业积极寻求合作或收购的目标。
国信证券认为,2023年以来,全球范围频繁出现大手笔并购案。跨国药企为了拓展自身研发管线,或应对核心产品的专利悬崖(指专利到期后销量和收入均会受到严重影响),针对生物制药公司以及某些特定管线积极开展投资布局。而跨国药企拥有资金优势,这为其开展并购提供了支撑。
“出海”热潮掀起
海外授权交易成为中国生物科技公司重要的现金流来源。2023年以来,国内创新药企业海外授权交易迎来高峰。
今年以来,创新药企业“出海”再掀热潮。药明生物、迈威生物、安锐生物等药企纷纷宣布达成海外授权交易。不同于以往出让方多为上市知名生物科技公司,近期的出让方中不乏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同时实施转型的传统药企出现频次也有所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海外授权交易成为中国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管线变现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跨国药企保持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
创新项目频繁“出海”,标志着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实力得到海外药企认可。开源证券认为,中国药企的研发实力不断提升,管线价值逐渐得到全球市场认可。国内企业已实现从仿制药“出海”、化药“出海”到现阶段抗体偶联药物“出海”的跨越式成长,全球竞争力凸显。目前,国内已有多款创新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海外市场具有更高的定价空间,“出海”有望进一步扩大国产新药的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招商证券认为,海外授权或成为我国创新药“出海”的核心方式,相关企业将迎来价值重估。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