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空城计是谁的计策? 2、历史上,真实使用空城计的是谁 3、“空城计”到底是谁的计谋?曹操?赵云? 4、历史上空城计是谁使的 5、布下空城计的是谁空城计是谁的计策?
1、叔詹:第一次空城计战例 春秋时期的楚国令尹公子元,在其哥哥楚文王死后为了讨取嫂子文夫人的欢心,便想通过建功立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因而在公元前666年率兵攻打郑国。
2、诸葛亮 空城计典故:《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3、空城计……曹操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魏书》,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吕布和陈宫率一万多人从东缗(故城址在山东省金乡县东北)来打曹操。
4、空城计主要人物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历史上,真实使用空城计的是谁
1、曹操使用空城计的时候是这样的,但是曹操的力量还不是非常大,但是已经有自己的地盘了,而和他相邻的就是吕布的地盘。当时正值三国各路诸侯拼杀的时候,所以吕布就想吞并曹操,于是就率兵前来攻打。
2、萧承之 刘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北魏的军队进攻济南,萧承之时任济南太守,仅率领几百名士卒奋勇抵抗,唱了一出“空城计”。当时,北魏已聚集大军于城下,萧承之知道寡不敌众,便命令士兵隐蔽起来,并大开城门。
3、历史上的空城计发生在——曹操用于吕布身上。解读:实际上空城计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
4、大摆空城计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5、其情节为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6、在真实的历史上,街亭之战发生时诸葛亮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与摆空城计的西城相隔千里之遥。而与诸葛亮交手的曹魏大将也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郃。
“空城计”到底是谁的计谋?曹操?赵云?
据易中天教授介绍,“空城计”其实是曹操在与吕布的一次交战中,因兵力奇缺而急中生智“发明”的。《三国演义》实行贬抑曹操的方针,这才让诸葛亮抢了功劳。
三国演义里面是诸葛亮,但正史中记载的是赵云。释义 解释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用法 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在小说中,空城计指诸葛亮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所采用的谋略。诸葛亮将全部的部队藏在关键的要冲位置,而留下的城中只有少量兵力,城门敞开,并将主帅赵云单独放在城楼上,以达到欺敌的目的。
赵云版本的“空城计”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中,空城计是三国时期司马懿进攻蜀国的街亭,结果马谡没有守住,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是赵云 昔日刘备夺得汉中,曹操派兵欲援救夏侯渊可惜没来得及,就想干刘备。
历史上空城计是谁使的
1、曹操使用空城计的时候是这样的,但是曹操的力量还不是非常大,但是已经有自己的地盘了,而和他相邻的就是吕布的地盘。当时正值三国各路诸侯拼杀的时候,所以吕布就想吞并曹操,于是就率兵前来攻打。
2、空城计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司马懿。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
3、大摆空城计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4、历史上的空城计发生在——曹操用于吕布身上。解读:实际上空城计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
5、刘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北魏的军队进攻济南,萧承之时任济南太守,仅率领几百名士卒奋勇抵抗,唱了一出“空城计”。当时,北魏已聚集大军于城下,萧承之知道寡不敌众,便命令士兵隐蔽起来,并大开城门。
6、装作是空城,而自己则在城楼上弹琴。当时司马懿在西城外看到这样的景象,非常诧异。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不是一个铤而走险的人,这样的场景其中必定有蹊跷。
布下空城计的是谁
1、布下空城计的是诸葛亮。诸葛亮空城计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2、萧承之 刘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北魏的军队进攻济南,萧承之时任济南太守,仅率领几百名士卒奋勇抵抗,唱了一出“空城计”。当时,北魏已聚集大军于城下,萧承之知道寡不敌众,便命令士兵隐蔽起来,并大开城门。
3、非常诧异。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不是一个铤而走险的人,这样的场景其中必定有蹊跷。因此,司马懿下令让部队回撤,就这样,诸葛亮用“空城计”吓跑了魏军。
4、这事记载于《资治通鉴.宋纪》。有人说,也许萧承之是看过郭冲写的空城计,也未可料。即使说萧承之从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5、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典故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