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条垣曲县快递电话 相关的信息很不错,这里就为你分享了,记得多多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1、河南省新安县至山西省垣曲县华锋乡芮村村路程多远 2、五福涧的前世今生河南省新安县至山西省垣曲县华锋乡芮村村路程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59.8公里
起点:新安县
1.洛阳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60米,右转进入勤政路
2) 沿勤政路行驶80米,左转进入民丰路
3) 沿民丰路行驶140米,右转进入北京路
4) 沿北京路行驶940米,右前方转弯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连霍高速公路
3.沿连霍高速公路行驶44.9公里,朝太原/南阳/济源/伊川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5.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26.2公里,朝济源南/邵原/S28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济高速公路
7.沿长济高速公路行驶59.0公里,过神仙庄大桥,直行进入垣孙高速公路
8.沿垣孙高速公路行驶20.4公里,在华峰/古城/X849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华峰互通
9.沿华峰互通行驶1.1公里,过华峰互通,朝华峰方向,右转进入王谭线
10.运城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王谭线行驶2.5公里,左转
2) 行驶290米,右转
3) 行驶1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华峰乡
五福涧的前世今生
2021年4月,在垣曲县博物馆里看到保护文物的措施:存放着凿取下来当地的摩崖石刻石块。揣摩摩崖题刻,五福涧附近有几处,对五福涧这个地名有了印象,索性探索五福涧的沿革。
据《垣曲县志》:垣曲县,“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曲”指河曲,县当黄河九曲之一。县因“周围皆山,中垣如曲”而得名。全县的地势北高南低,山环水绕。最高处为舜王坪海拔2321米,最低处为西阳河口,海拔167米(全省最低点)。
黄河自夏县瓮口流入垣曲县境,经五福涧、安窝、河堤、关家、西滩、寨里、东滩、东寨、芮村、窑头至马湾流入河南省济源市境,是晋豫两省的天然界线。
垣曲县内主要河流有毫清河、沇西河、板涧河、西阳河、五福涧河等,都是由北而南注入黄河。五福涧河,也是南北走向,长63公里,最后流入黄河,该河的汇入黄河处的滩头是黄河险滩19处之一,后来叫五福滩,也是黄河的一个渡口。
我拍摄的垣曲县博物馆的摩崖石之一,是五福涧村西不远的一处题记,题记中有一句:“崇祯九年 防守五虎涧门下千总余 打冰至此/垣曲县正堂段 打冰至此/捕厅李 打冰至此”。明代垣曲隶属平阳府。在五福涧村东三里多地的地方,有一处明代回龙宫寺庙遗址,现在尚存有明代万历二十五年立的残碑《创建回龙宫记》碑,碑文言:“垣之西南距四十里曰五虎涧……石碑署名:平阳卫防守五福涧镇抚朱綋。”这些都说明:有明一朝,这里的名称是“五虎涧”。
那么在此之前这里的名称是什么呢?
查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四:“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修治河滩,事见《五户祠铭》。”《水经.河水注》:“五户,滩名也。有神祠,通谓之五户将军,亦不知所以也。”
三门峡,古称三门山或砥柱山。它地处豫西峡谷。黄河过潼关,东流113公里,即到此地。三门峡谷,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河心有两座石岛把河水分成三股,分别称“人门”、“鬼门”、“神门”,故曰“三门峡”。砥柱正对三门,河水夺门而出,直冲砥柱,然后分流包柱而过,故曰“中流砥柱”。这就是著称天下的三门天险。三门峡砥柱往东一百二十里就是五户涧。宋《太平寰宇记》载“垣县;五户祠,在县西十七里。” 垣曲县的故治在今古城镇附近。
以上说明从北魏直到宋朝,这里叫“五户涧”。
当地有个传说:这里最早叫五股涧,是因为有五股泉眼而得名的。我以为此说可信!此取名说最为淳朴,直白,形象,准确。这里最初因为地貌而被人称为“五股”,嗣后,大约也因为太直白了,文人们可能雅称为“五户涧”了。也可能当时确实有五户人家居住在这渡口旁,操持摆渡生意,于是人们就俗称“五户涧”,逐渐流传了下来。
那么什么时候又改称“五虎涧”?为什么叫“五虎涧”呢?
县志载:五虎涧,在垣曲县南六十五公里的五福涧村。县志又载:……原名五虎涧,兄弟五人打死一只猛虎,取名永志。传说:古时候,蚁山上经常有猛虎出现,不是伤人就是伤畜,弄得人心惶惶,白天不敢行路,夜间不敢出门。有一天,来了一家猎户,一个老汉带着五个儿子,到此制服老虎。一家安顿下来,老汉看家,五个儿子上山,刀枪弓弩,携带齐全,经过跟踪、设陷、引诱、发弩、格斗,把老虎杀死了。当地人夸;这兄弟五人,个个都是小老虎,五个小老虎打死一只大老虎。于是就把村名定为五虎。涧名遂叫“五虎涧”,滩名因之称谓“五虎滩”。这是正面形象的传说。
还有个传说,是反面的故事:古时候,这里有一家庭夫妇生了五子,这五兄弟个个虎背熊腰,性格暴烈,在此村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他们一手遮天,危害乡邻,百姓敢怒不敢言。他们以为这块地盘就是他们兄弟的,于是把地名改为“五虎涧”。
我过去曾为单位收藏过一幅猎虎的老照片,大约是1932年虞乡县猎户打死一只老虎后的虎尸卧姿摆拍。虞乡县就在现在的山西永济县境内,属中条山脉。那里1932年还有大老虎,那么同为中条山脉的垣曲县,在宋元明清朝代里出现几只老虎,也是正常现象了。因此,我认为大约在某年,中条山上生存着几只老虎,经常到这里的涧水饮水,甚至伤到人了,才被众人改口称作“五虎涧”。当然,后来老虎被人除掉了,加之,后来这里出了如同饿虎一般的恶人,大家才传说了正反五兄弟的故事。
万历版《山西通志》记载;“县西南三十里,清水河在县西南五十里 ,五虎涧在县西南五十里 。”又载:“明嘉靖时置千总于此,以防矿徒。” 嘉庆《清一统志》载,“绛州;五虎涧,在垣曲县西南五十里。”
说明直到清朝嘉道年间,这里还叫“五虎涧”。
当地有关于改名“五福滩”的传说:过了若干朝代,有人提出“五虎”不是一个吉祥的名字,由是人们按照古书《书·洪范》上说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改为“五福涧”了。
什么时候改成“五福涧”了呢?
县志载:清光绪五年(1879),垣曲有济民渡(东滩)、东寨渡、利民渡(寨里)、省村渡、西滩渡、关家渡、五福涧渡、鹰嘴渡、马蹄窝渡。清末民初,仅存济民、东滩、西滩、东寨和马蹄窝5个渡口。日军侵垣后,船只、渡口皆被其炸毁。
是不是说明光绪年间这里已经改称“五福涧”呢?
还有个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从太行山到延安开会,途经此地,朱总了解了地名由来,对五个恶霸兄弟进行惩戒,又看地势处在黄河岸边,与河为邻,水为龙,蛟龙与恶虎相斗,天地不和与民不安,犯了大忌。于是根据朱德的提议,改地名为“五福”,取意国泰民安,五福临门之意。至此,“五福涧”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我看此说像是后来附会的!首先,五个恶兄弟到抗战时才被惩处,作恶时间也忒长了点吧?其次,朱老总看地形、风水的理论犹如风水先生一般;再者,抗战时期中条山大战之际,这里集结了国军二十万人之多,将军级就有十几位,没有一位将领提出改名之说,独独朱总闲的关心民事?果真是朱老总改的名字,当地有关文献还不得记载并大肆传颂?所以,朱总取名说是后编取的,完全不足信。
总之,“五福涧”这片地域(河、涧、滩、渡口)很古老,历史很悠久。股、户、虎、福读音相近,五股、五户、五虎,后取“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五福”,“家膺五福”之意,演变称之谓“五福”,而称之河,称之涧,称之滩,称之村。
2001年建成的小浪底水库位于县境的南部。原以为五福涧村已经被小浪底水库淹没,不存在了。翻看地图,发现“五福涧”赫赫然就印在那里。现在,当年的五福涧、五福滩和五福涧村真的已经被淹没在小浪底水库里,而五福村民搬迁到王茅镇和华峰乡之间的地方,建立了新的村落,沿用原来的村名,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以上关于垣曲县快递电话 的内容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用,记得分享哦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